各黨總支、支部:
根據(jù)《關于開展向李時華老師學習活動的通知》(湘教工委通[2014]36號)文件要求和學院黨委的安排部署,請各黨總支、支部緊密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圍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主題,站在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,積極組織和引導廣大教職員工開展向李時華老師學習的活動,認真從李時華老師的事跡中汲取養(yǎng)分、激發(fā)動力,為不斷推進我院各項事業(yè)健康全面發(fā)展而努力奮斗。
附件:
1.《關于開展向李時華老師學習活動的通知》(湘教工委通[2014]36號);
2. 《李時華老師優(yōu)秀事跡簡介》。
湖南鐵路科技職業(yè)技術學院
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
二〇一四年五月五日
附件1:
湘教工委通[2014]36號
關于開展向李時華老師
學習活動的通知
各市州教育局、普通高校:
湘潭大學李時華老師2008年經(jīng)醫(yī)院診斷為鼻咽癌中晚期后,不畏病魔,一邊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,一邊克服巨大困難,滿腔熱忱地繼續(xù)投身教書育人事業(yè),不僅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還堅持擔任班主任工作,滿懷愛心地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們積極健康向上,受到學生的衷心愛戴。
李時華老師堅忍不拔、自強不息、愛崗敬業(yè)、關愛學生的優(yōu)秀事跡,詮釋了一名人民教師的良好道德風范,書寫了感人肺腑的師德華章,在平凡的教書育人生活里,用不平凡的事跡生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
為進一步加強全省大中小學師德建設,請各市州教育局、各普通高校積極開展李時華老師優(yōu)秀事跡學習宣傳活動,引導廣大教師從李時華老師的事跡中汲取養(yǎng)分、激發(fā)動力,為不斷推進我省教育改革發(fā)展而奮斗。
附件:李時華老師優(yōu)秀事跡簡介
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
2014年4月14日
附件2:
李時華老師優(yōu)秀事跡簡介
李時華,女,44歲,湖南益陽人,現(xiàn)為湘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、碩士生導師,2008年博士畢業(yè)留校任教后不久,經(jīng)醫(yī)院診斷為鼻咽癌中晚期。四年多來,身患癌癥的李時華老師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,一邊心系教學科研,堅持站在講臺上為學生授課,積極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,扎實開展科學研究,用她的耐心和愛心教育引導學生,用她的樂觀和熱情感染帶動著同事,用她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詮釋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良好師德風范,書寫了一篇感人肺腑的師德華章。
一、愛崗敬業(yè),帶病教學一絲不茍
李時華老師1989年畢業(yè)分配到益陽市安化縣中學教書。工作十年之后,她經(jīng)過努力,先后攻讀了本科和碩士,2008年,又從湘潭大學商學院政治經(jīng)濟學專業(yè)畢業(yè),順利獲得經(jīng)濟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,教授經(jīng)濟學。令她沒想到的是,任教才兩個星期,因出現(xiàn)耳鳴、流鼻血、頭痛的癥狀到醫(yī)院檢查,卻被查出患鼻咽癌中晚期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,仍然沒有大的起色,看到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李時華老師決定放棄治療。作出這個艱難的決定,并不僅僅是因為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不好和住院費用高昂,而是李時華老師出于一個最迫切、也是最樸實的想法:既然治療效果不佳,那還不如早一點回到自己最喜歡的講臺上去?;叵肫鹉莻€決定,李時華說:“那時候最痛苦的不是身體,而是心。我怕自己就這樣倒在醫(yī)院,再也回不去了。只想早點回學校,哪怕在講臺上多站一天也好?!?span>
正是帶著對教學工作的熱愛,2009年3月,李時華回到了學校,因身體還很虛弱不能上課,她就給學生指導畢業(yè)論文。嘴張不開,不能說話,就讓學生說,她在一旁聽,然后將修改意見寫在紙上。2009年下半年,李時華老師病情稍微穩(wěn)定,盡管學院領導和老師擔心她身體吃不消,勸她在家休養(yǎng),但她還是堅持要為學生開課,又重新站上了講臺。
由于治病留下了后遺癥,李時華老師右耳失聰,左眼視力僅剩0.05;嘴里沒唾液,張不開;喉嚨干澀,說話非常費力。為了恢復身體,以更好的精神狀態(tài)投入到教學,李時華想了很多辦法:每半小時做一次張口練習;吃專為腫瘤病人準備的清淡食物;帶一個大保溫杯,時刻喝水……就這樣,李時華一邊積極做恢復治療,一邊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困難,認真從事教學,每一節(jié)課的備課和講授,她都要比別的老師多花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。2010年,她為本科生講授經(jīng)濟學課程,需要做全英文的課件,比做一般的課件難度更大,她硬是帶著在家里熬好的中藥,在教師辦公室加班,力求把課件做得更加的完美。而每次講課前,她總是要帶著愧疚先跟同學們說明:“我生過病,喉嚨不舒服,所以聲音不大;耳朵也聽不太清。請大家見諒!”但學生都能感覺到李老師每次上課都在盡力發(fā)出自己最大的聲音。有一次李時華感冒了,上完第一節(jié)課后,她顯得十分疲憊,同學們讓她先播放下節(jié)課要看的視頻,下次再講課,為了不打亂教學計劃,她最后還是撐著又講了一節(jié)課。而在她的工作過程中,為了不耽誤上課,她總是在沒課的時間預約醫(yī)生,經(jīng)常趕6點20分的早班車去省腫瘤醫(yī)院進行身體復查。
在四年的時間里,李時華老師承擔了《宏觀經(jīng)濟學》、《微觀經(jīng)濟學》、《世界經(jīng)濟學》、《跨文化交際學》、《國際市場營銷學》五門本科課程的教學,完成了880多個課時的教學工作量,而且每年指導幾十篇本科學年論文和畢業(yè)論文。學生們都為她的敬業(yè)精神所感動,上過李老師課或是熟悉她的學生都表示,李老師是一位讓他們最尊敬和最感動的老師。
二、立德樹人,教授學生嘔心瀝血
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,李時華老師還擔任了2010級國際經(jīng)濟與貿(mào)易二班的班主任,她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,而且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,常常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寢室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。她一心撲在工作上,從來不把自己當病人看,學生搞軍訓,她清早就跑到訓練場陪著;學校搞畢業(yè)生供需見面會,她到現(xiàn)場每一個用人單位去詢問,給學生當參謀。而她所帶班級的學生都住在學生宿舍的5樓、6樓,由于樓層高,每次去學生寢室,她總是要走一陣歇一陣,后來病情加重,體力跟不上了,就加入學生班級QQ群,利用QQ平臺和同學交心談心,為學生排解思想困擾,時常以自己考本科、考研究生的親身經(jīng)歷,鼓勵學生積極上進、刻苦學習,甚至在自己經(jīng)濟并不寬裕的情況下,還經(jīng)常對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。
李時華在與病痛斗爭、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,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關心照顧,也花了不少的心思。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:即使是大學生了,也都還是孩子,都還在成長,作為老師,我們有責任把他們照顧好、引導好。她所帶班級的一個學生因感情挫折擅自離校,得知這個消息后,李時華著急地四處打電話尋找,學生回來的當天晚上,李時華硬是拉著丈夫陪她去找那個同學談話,幫助他解除思想包袱;還有一位同學迷上了網(wǎng)絡游戲,成績受影響,李時華也是一次一次耐心地找他談話,指導他學會控制自己,幫助他成功地脫離了網(wǎng)癮,這位同學后來在她的QQ上留言:“我就知道,老師你永遠不會放棄我的!”……諸如此類的“小事”,在李時華擔任班主任工作中經(jīng)常遇到,而她總是能細心地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妥善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。對于學生工作,李時華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特別的感情,她曾經(jīng)說:“記得第一個教師節(jié),我當時作為初中學生代表為我們鄉(xiāng)的優(yōu)秀教師獻花。獻花那一刻就決定了,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優(yōu)秀的人民教師。要是不能教書,不能愛我的學生,活著就沒了意義?!?span>
一份耕耘,一份收獲。李時華老師的全心付出,獲得了豐厚的回報:她所帶的班級四級通過率高達90.4%,六級通過率為60%,專業(yè)課成績也居于學院前列。這些成績的取得,都飽含著李老師的辛勤付出,因工作出色,她被評為學院優(yōu)秀班主任。
三、樂觀自信,團結共事有口皆碑
因為放療、化療,李時華老師的脖子被燒傷,眼睛、耳朵等器官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,免疫力極低,特別容易感冒,同時還患有葡萄膜炎,時刻要避免陽光照到眼睛。雖然病魔時刻折磨著自己,但李老師依然堅強地面對著生活,依舊樂觀開朗,愛笑健談,跟她在一起時,讓人幾乎忘了她是一個病人。
李時華為人友善,跟同事的關系都非常好,只要一下課,她總是會在教師辦公室跟同事聊天,探討教學和科研。盡管自己身體不好,但同事有困難,她總是會不遺余力地給予鼓勵和幫助。她經(jīng)常跟學院的年輕老師交流,幫助新進的年輕老師提高教學和科研的能力;她所在學院的一個老師癱瘓了,她特意找上門跟她聊天,排憂解悶,鼓勵她戰(zhàn)勝病魔重返講臺……李時華老師以自己的樂觀和自信,感染著身邊的老師和同學,她的敬業(yè)和奮斗精神也贏得了大家的廣泛認可和無比敬佩。和她一起共事的一位老師這樣評價她:李時華家有一幅梅花圖,是她自己畫的。她說她最喜歡梅花。我覺得,她就像傲雪凌霜的梅花,開在講臺上,開在生命中。
盡管自己經(jīng)濟條件還不好,但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,李時華總能慷慨相助。在她住院時遇到一位患鼻咽癌的女患者,只身一人在長沙,沒錢繼續(xù)治療,李時華毫不猶豫拿出2000元錢交給她;而她還在教中學時的一位學生也說,當年因為家里經(jīng)濟困難,考上了高中卻沒法報名,當時是李時華拿出自己兩個月的工資資助她上學的。
李時華老師的樂觀自信,還體現(xiàn)在她對生活、對家庭的態(tài)度上。在她生病之后,丈夫為了照顧她,就辭去了外地的工作。治病和孩子讀大學花費不少,為了維持生計,她丈夫在學校附近擺攤賣紅豆餅,下課之后,她就去給丈夫幫忙?!皭廴藶榱私o我治病,任勞任怨,跟著我受了不少苦。雖然我們的生活很清貧,但是我過得很幸福,因為在湘大有這么多的老師和同學都在默默地關心、支持我……”講起現(xiàn)在的生活,李時華總是很樂觀,無論有多少困難,她都能堅強地面對,從來沒有向學校開口要求照顧,也婉拒了許多來自同事和社會人士的資助,她總是說還有比她更困難的、更需要幫助的人,也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,一定會讓生活過得更好。
四、潛心科研,學術研究成果累累
“作為一個老師怎么能夠不學習?到時候都沒有新東西教給學生了。”這是李時華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病情基本穩(wěn)定之后,李老師就開始收集外文資料寫文章,搞科研,即使左眼視力下降到幾乎失明,她也沒有放棄學習,用右眼看書,直到右眼也患上葡萄膜炎后,她才有所“收斂”。
李時華主要從事消費經(jīng)濟理論與政策、養(yǎng)老保障、國際經(jīng)濟與貿(mào)易研究,為了結合實際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工作,她經(jīng)常深入到敬老院等地進行實地調研。近年來,李時華共參與或主持科研項目12項,其中國家級2項,省級4項,校級6項,發(fā)表學術論文18篇,其中CSSCI 10篇;以第一作者發(fā)表論文12篇,其中CSSCI 8篇,1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復印,1篇被《馬克思主義文摘》摘錄。李時華科研工作表現(xiàn)突出,曾獲湘潭大學研究生校長獎,是到目前為止全校文科院系唯一的一位獲獎者。
“只要我沒倒下,我就會一直站在講臺上!”這是李時華老師一直追求的堅定信念。雖然時刻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,但她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,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工作作風,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,無處不體現(xiàn)著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對黨的教育事業(yè)的熱愛和無私的奉獻,她的師德風范和精神品格也在不斷地感染著、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老師、每一位同學。